在学科发展转型期看情报学核心竞争力建设
谢黎1,2 , 陈云伟1,2 , 陆颖1,2 , 夏冬1,2
1.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成都 610299 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北京 100190
Construction of Core Competenc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Xie Li1,2 , Chen Yunwei1,2 , Lu Ying1,2 , Xia Dong1,2
1.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engd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299 2.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摘要 我国情报学发展历程中有过不少学术争议,反映了学科建设面临着学科定位不清、核心理论薄弱、研究内容泛化等问题。大数据+人工智能打破了学科界限,促进交叉融合,驱动科研范式变革,倒逼情报学研究与情报工作必须拥抱新格局,认真审视并系统总结学科核心竞争力。从历史视角梳理情报学学科起源、计量学发展、学科领域版图演化等学科发展历程,挖掘现象背后学科在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守正”,并在分析大数据驱动和技术使能的基础上,分析学科面向新环境、新形势时在研究范式上的“创新”,对情报学学科发展展开再思考。情报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出情报核心问题的行业本能,以提高情报获取效率为己任的职业守正,拥抱需求变迁跨界交叉融合的开阔胸襟。情报学人要继续夯实情报思想与理论,开拓情报研究思路与方法,培养跨界融合能力。
关键词 :
情报学 ,
情报研究 ,
情报工作 ,
发展转型 ,
核心能力
收稿日期: 2022-09-21
基金资助: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创新合作双循环战略研究”(2021JDR0273);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创新基金项目“国际专利合作的技术依存风险”(E1Z0000203)。
作者简介 : 谢黎,女,1988年生,博士研究生,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E-mail:xieli@clas.ac.cn;陈云伟,男,1978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科技创新评价、科技政策与战略;陆颖,男,1982年生,博士,研究馆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学科情报;夏冬,男,1989年生,博士研究生,馆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服务;
引用本文:
谢黎, 陈云伟, 陆颖, 夏冬. 在学科发展转型期看情报学核心竞争力建设[J]. 情报学报, 2023, 42(9): 1114-1124.
Xie Li, Chen Yunwei, Lu Ying, Xia Dong. Construction of Core Competenc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情报学报, 2023, 42(9): 1114-1124.
链接本文:
https://qbxb.istic.ac.cn/CN/10.3772/j.issn.1000-0135.2023.09.010 或 https://qbxb.istic.ac.cn/CN/Y2023/V42/I9/1114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 (2022-09-13) [2022-09-18].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 2022-09/14/content_5709785.htm. 2 王忠军, 于伟. 应对时代挑战, 拓展发展空间: 图情档一级学科更名背景下情报学发展[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2, 45(3): 1-5. 3 杨建林, 苗蕾. 情报学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方向[J]. 科技情报研究, 2019, 1(1): 29-50. 4 杨建林. 大数据浪潮下情报学研究与教育的变革与守正[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4): 1-9. 5 赖茂生. 情报学的坚守和发展创新[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6): 1-6, 17. 6 王延飞, 陈美华, 赵柯然. 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路径探索研究[J]. 情报学报, 2021, 40(7): 679-686. 7 周晓英, 陈燕方. 中国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冲突与思考[J]. 公安学研究, 2019, 2(2): 27-44, 123. 8 马费成. 情报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前沿课题[J]. 图书情报知识, 2013(2): 4-12. 9 范并思. 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M].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6: 84-87. 10 王知津.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变”与“不变”[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 42(7): 1-10. 11 许鑫, 叶丁菱, 盛嘉祺. 多源数据融合视域下的情报学认知特征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8): 5-13. 12 Sooryamoorthy R. Scientometrics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M]. New York: Routledge, 2020: 10. 13 李博闻, 章成志. 我国情报学研究方法体系构建研究的转向突破[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6): 37-43. 14 梁战平. 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历史性贡献[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4, 27(4): 341-342, 399. 15 宋艳辉, 邱均平. 从“三计学”到“五计学”的演化发展[J]. 图书馆论坛, 2019, 39(4): 1-7. 16 刘则渊, 刘凤朝. 关于知识计量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23(8): 5-8. 17 王崇德. 情报观的进化[J]. 情报业务研究, 1990, 7(4): 169-173. 18 张洋, 常赵鑫, 龙秋爽, 等. 学科布局多样性与学科竞争力的关系研究——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为例[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3, 46(1): 72-80. 19 赵志耘, 孙星恺, 王晓, 等. 组织情报组织智能与系统情报系统智能: 从基于情景的情报到基于模型的情报[J]. 情报学报, 2020, 39(12): 1283-1294. 20 刘如, 吴晨生, 刘彦君, 等. 中国科技情报工作的传承与发展[J]. 情报学报, 2019, 38(1): 38-45. 21 罗立群, 李广建. 智慧情报服务与知识融合[J]. 情报资料工作, 2019, 40(2): 87-94. 22 刘细文.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十四五”发展思考——基于数据、信息、知识与情报的规划框架设计[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1(5): 12-16. 23 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 李宝恒, 纪树立, 译.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71-77. 24 杨建林. 关于重构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思考[J]. 情报学报, 2020, 39(2): 125-134. 25 罗立群, 李广建. 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学发展的十个特征[J]. 图书与情报, 2021(1): 77-87. 26 刘细文. 迎接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新发展格局[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12): 5. 27 柯平. 迎接下一代情报学的诞生——情报学的危机与变革[J]. 情报科学, 2020, 38(2): 3-10. 28 张金昌. 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29 李峰, 张慧丽, 张春红, 等. 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竞争力分析的流程与方法——以《北京大学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 64(16): 13-21. 30 BrookesB C. 情报学的基础(四)——第四篇 情报学: 变化中的范式[J]. 王崇德, 邓亚桥, 刘继刚, 译. 情报科学, 1984, 2(1): 66-77. 31 耿国桐, 雷帅, 孙颖, 等. 关于科技情报研究智能化的认识与实践[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2, 45(5): 1-6. 32 刘永君, 栗琳, 李剑. 情报学内核分析[J]. 情报杂志, 2019, 38(3): 1-6. 33 赖茂生. 新环境、新范式、新方法、新能力——新时代情报学发展的思考[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 40(12): 1-5. 34 安璐, 陈苗苗, 沈燕, 等. 中国特色情报学的基本范畴与核心命题[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 47(6): 18-35. 35 陈志艳. 中外情报学流派研究[J]. 情报探索, 2011(2): 1-3. 36 梁战平. 情报学的新发展[J]. 情报学报, 2001(2): 130-135. 37 袁永龙, 高寒雨, 赵松. 新形势下提升情报研究能力的探索[C]//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七卷)——中国核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8册(核情报分卷). 北京: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2021: 201-205. 38 刘细文. 情报学范式变革与数据驱动型情报工作发展趋势[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1): 4-11. 39 刘细文, 郭世杰. 情报认知模型库构建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1, 33(1): 32-40. 40 苏新宁. 坚定守正与拓展, 增强情报学话语能力[J]. 情报科学, 2021, 39(1): 3. 41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 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南京共识[J]. 情报资料工作, 2018(1): 112. 42 陈超. 开放科学和开放创新呼唤图情服务转型[J]. 竞争情报, 2019, 15(5): 1. 43 赵星, 乔利利, 叶鹰. 面向数据智能和知识发现的图书情报学跨界拓展——数据—学术—创造整合论[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0, 46(6): 16-25. 44 杨永生. 制约情报学学科独立性的因素分析——兼论情报活动复杂性对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影响[J]. 情报资料工作, 2009(2): 14-16, 23. 45 计宏亮, 赵楠, 缐珊珊, 等. 构建智库型国防科技情报研究能力体系的探索[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 40(7): 6-10. 46 刘如, 周京艳, 张惠娜. 新时代我国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3): 31-36. 47 陈海贝, 卓翔芝. 基于情报流程的智库能力体系建设[J]. 情报科学, 2020, 38(4): 89-96. 48 张家年. 情报视角下我国智库能力体系建设的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16(1): 92-98. 49 张云中, 李紫千. 新融合视域下我国情报人才培养的全情报能力框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7): 24-30. 50 靳娟娟. 情报学理论体系比较研究[J]. 图书情报知识, 1995(3): 17-23. 51 徐涓, 陈欣, 李晓菲. 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问题刍议[J]. 情报杂志, 2008, 27(1): 86-88. 52 卢胜军, 周静, 牛海波. 统一情报论视角下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进展[M]// 情报学进展(第十三卷): 2018—2019年度评论.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20: 85-119. 53 王琳. 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30年(1987—2017)的回顾与思考[J]. 情报学报, 2018, 37(5): 543-560. 54 肖连杰, 成洁, 蒋勋. 大数据环境下国内情报分析研究方法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2): 40-47. 55 贺德方. 工程化思维下的科技情报研究范式——情报工程学探析[J]. 情报学报, 2014, 33(12): 1236-1241. 56 贺德方. 基于事实型数据的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思考[J]. 情报学报, 2009, 28(5): 764-770.
[1]
李品, 杨国立. 中国情报学的研究范式:现状与展望 [J]. 情报学报, 2023, 42(8): 980-995.
[2]
彭知辉. 论情报视角的误导性信息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3, 42(5): 537-547.
[3]
梁继文, 王伟, 杨建林. 我国情报学学科教材资源建设情况分析 [J]. 情报学报, 2023, 42(2): 241-254.
[4]
刘明月, 杨建林. 以科技情报工作宗旨为导向的科技情报工作模型重构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3, 42(1): 113-126.
[5]
王伟, 曹思源, 梁继文, 杨建林. 我国情报学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分析 [J]. 情报学报, 2022, 41(8): 872-883.
[6]
杨国立. 国家战略背景下情报学发展探析 [J]. 情报学报, 2022, 41(7): 762-773.
[7]
宋艳辉, 朱李, 舒非, 邱均平. 中美图情学博士学位论文主题跨学科发展比较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2, 41(5): 536-548.
[8]
丁晓蔚. 互联网金融全面风险情报体系构建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2, 41(12): 1280-1293.
[9]
赵相安, 雷帅, 汤珊红, 李晓松. 复杂信息环境下国防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2, 41(12): 1248-1254.
[10]
许鑫, 叶丁菱. 数智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发展透视 [J]. 情报学报, 2022, 41(10): 1100-1110.
[11]
李树青, 冯昊, 丁晓蔚, 胡桓, 张玉, 梅子石. 学科发展相关性视角下我国情报学发展特点与定位 [J]. 情报学报, 2021, 40(9): 1004-1014.
[12]
李博闻, 章成志. 大情报观重述:方法演进视角下的成因探析 [J]. 情报学报, 2021, 40(8): 791-805.
[13]
王延飞, 陈美华, 赵柯然. 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路径探索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1, 40(7): 679-686.
[14]
马费成, 李志元. 中国当代情报学的起源及发展 [J]. 情报学报, 2021, 40(5): 547-554.
[15]
池毛毛, 杜运周, 王伟军. 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图书情报学实证研究的新道路 [J]. 情报学报, 2021, 40(4): 42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