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情报学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分析
王伟1,2 , 曹思源1,2 , 梁继文1,2 , 杨建林1,2
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 210023 2.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3
Multi-per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Faculty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
Wang Wei1,2 , Cao Siyuan1,2 , Liang Jiwen1,2 , Yang Jianlin1,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2.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Data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Service, Nanjing 210023
摘要 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是促进情报学教育长效发展的核心,基于公开数据分析我国情报学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对探索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以49个情报学硕士点中655名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全面收集教师简历、学位论文、中英文论文、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等数据,从学科点和师资分布、职称结构、教育背景、基金主题以及研究论文主题演变等方面系统性分析情报学师资队伍发展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情报学师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知识结构更加多元化,教师研究兴趣呈现向多个领域扩散的趋势。情报学传统研究主题既有新的发展,也呈现衰老态势,信息行为、开放数据和数字人文等主题快速增长,情报学理论和方法主题重新兴起。根据情报学师资队伍建设特点,本研究提出在加强情报学核心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鼓励跨领域创新,明确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要求,建立多元化的教师成长路径,探索提升教师工作效能。
关键词 :
情报学 ,
师资结构 ,
情报学教育 ,
学科建设 ,
研究兴趣
收稿日期: 2021-11-05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国家战略的情报学教育与发展研究”(20&ZD332)。
作者简介 : 王伟,男,1994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信息分析、知识组织;曹思源,女,1997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分析、知识组织;梁继文,女,1995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信息分析;杨建林,男,1970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信息分析、信息检索、学术评价,E-mail:yangjl@nju.edu.c;
引用本文:
王伟, 曹思源, 梁继文, 杨建林. 我国情报学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分析[J]. 情报学报, 2022, 41(8): 872-883.
Wang Wei, Cao Siyuan, Liang Jiwen, Yang Jianlin. Multi-per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Faculty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 情报学报, 2022, 41(8): 872-883.
链接本文:
https://qbxb.istic.ac.cn/CN/10.3772/j.issn.1000-0135.2022.08.009 或 https://qbxb.istic.ac.cn/CN/Y2022/V41/I8/872
1 苏新宁. 新时代情报学教育的使命与定位[J]. 情报学报, 2020, 39(12): 1245-1252. 2 张淑燕. 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专业整合期师资队伍建设[J]. 情报资料工作, 2001(6): 68-70. 3 邱均平, 沙勇忠, 陈敬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J]. 情报学报, 2002(1): 112-120. 4 任红娟. 我国情报学博士教育研究[J]. 情报科学, 2007, 25(4): 624-627, 640. 5 王知津, 严贝妮, 徐芳, 等. 我国情报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 2009(5): 72-78. 6 李刚, 杜雯, 余益飞. “图情专业硕士”培养单位教师群体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35(3): 47-52, 36. 7 楼雯, 樊宇航, 赵星. 流动与融合——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点师资结构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 43(6): 99-112. 8 冯惠玲, 闫慧, 张姝婷, 等. 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发展研究: 历史与现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0, 46(1): 38-52. 9 谢靖, 王东波, 刘浏, 等. 当前我国情报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 情报学报, 2020, 39(12): 1272-1282. 10 Wiles B, Dowell M, Schlais V, et al. Teaching the teachers: what’s missing in LIS doctoral teacher education?[C]// ALISE 2021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LISE 2021 Juried Panels. Associ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2021: paper_137. 11 陈传夫. 中美图书馆与情报学师资队伍的比较与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 2000, 44(4): 82-85. 12 郑书丹, 华薇娜. 中美图书情报学院教员信息比较研究[J]. 图书情报知识, 2011(3): 83-89. 13 肖希明, 杨蕾. iSchools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 图书情报知识, 2012(6): 10-14. 14 史雅莉, 司莉, 姚瑞妃, 等. 国外iSchools图情学科教师队伍结构与研究领域调研及启示[J]. 图书情报知识, 2018(5): 33-40. 15 Blei D M, Ng A Y, Jordan M I.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J].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2003, 3: 993-1022. 16 Rosvall M, Bergstrom C T. Maps of random walks on complex networks reveal community structur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 105(4): 1118-1123. 17 Sievert C, Shirley K. LDAvis: a method for visualizing and interpreting topics[C]// Proceedings of the Workshop on Interactive Language Learning, Visualization, and Interfaces. Stroudsburg: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2014: 63-70. 1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 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南京共识[J]. 情报学报, 2017, 36(11): 1209-1210. 19 卢胜军, 周静, 牛海波. 统一情报论视角下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进展[M]// 情报学进展, 第十三卷: 2018-2019年度评论.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20: 85-119. 20 王晰巍, 李玥琪, 刘宇桐, 等.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国外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趋势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11): 5-14. 21 陈沫, 李广建, 陈聪聪. 情报学取向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12): 5-11. 22 胡昌平, 吕美娇, 查梦娟. 中国情报学教育的回顾与新时代发展展望[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7): 1-5. 23 柯平. 情报学教育向何处去?[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6): 1-9. 24 杨建林. 大数据浪潮下情报学研究与教育的变革与守正[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4): 1-9. 25 王知津.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变”与“不变”[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 42(7): 1-10. 26 梁继文, 杨建林. 关于中国情报学教育长效发展的思考[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12): 1-9.
[1]
杨国立. 国家战略背景下情报学发展探析 [J]. 情报学报, 2022, 41(7): 762-773.
[2]
宋艳辉, 朱李, 舒非, 邱均平. 中美图情学博士学位论文主题跨学科发展比较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2, 41(5): 536-548.
[3]
李树青, 冯昊, 丁晓蔚, 胡桓, 张玉, 梅子石. 学科发展相关性视角下我国情报学发展特点与定位 [J]. 情报学报, 2021, 40(9): 1004-1014.
[4]
李博闻, 章成志. 大情报观重述:方法演进视角下的成因探析 [J]. 情报学报, 2021, 40(8): 791-805.
[5]
王延飞, 陈美华, 赵柯然. 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路径探索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1, 40(7): 679-686.
[6]
马费成, 李志元. 中国当代情报学的起源及发展 [J]. 情报学报, 2021, 40(5): 547-554.
[7]
池毛毛, 杜运周, 王伟军. 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图书情报学实证研究的新道路 [J]. 情报学报, 2021, 40(4): 424-434.
[8]
丁波涛. 人工智能时代的情报学发展与创新——基于情报交流理论的视角 [J]. 情报学报, 2021, 40(3): 321-332.
[9]
丁晓蔚. 数字金融时代的金融情报学:学科状况、学科内涵和研究方向 [J]. 情报学报, 2021, 40(11): 1176-1194.
[10]
杨国立.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J]. 情报学报, 2021, 40(1): 30-42.
[11]
王昊, 邓三鸿, 苏新宁, 官琴. 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报学理论及方法术语识别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0, 39(8): 817-828.
[12]
李岩, 刘志辉, 高影繁. 面向科研人员兴趣画像的多语作者主题模型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0, 39(6): 601-608.
[13]
曹文振, 赖纪瑶, 王延飞. 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发展走向之辨——对本体论、感知论、方法论、服务论的再思考 [J]. 情报学报, 2020, 39(5): 557-564.
[14]
周文博. 活动理论及其在图书馆情报学领域的应用 [J]. 情报学报, 2020, 39(3): 274-283.
[15]
杨建林. 情报学哲学基础的再认识 [J]. 情报学报, 2020, 39(3): 31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