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情报学科发展道路探究
李品1,2 , 杨建林1,2
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 210023 2.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Intelligence Studies Based on Big Data Thinking
Pin Li1,2 , Jianlin Yang1,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2.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Data Engineering & Knowledge Servic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摘要 情报学学科建设已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大数据对其影响很难被绕过。大数据环境将情报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在给情报学发展带来危机的同时,也为情报学地位的提升和研究力量的凝聚等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本文认为,破解危机、把握发展机遇的核心在于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情报学学科发展。为此,本文以大数据思维为引导,重新思考了情报学学科定位、学科目标、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生产管理体系,以及情报研究、情报服务、情报人才培养等问题。
关键词 :
情报学 ,
大数据思维 ,
学科发展 ,
情报学理论
收稿日期: 2018-04-13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情报学学科建设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路径研究”(17ZDA29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国家发展与安全决策的情报服务创新研究”(18ATQ00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Intelligence导向的情报学知识体系与核心问题域研究”(17TQB008)。
作者简介 : 李品,女,1979 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学术评价、情报学理论,E-mail:376341195@qq.com;杨建林,男,1970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数据挖掘、信息检索、学术评价。
1 GillP, PhythianM. What is intelligence stud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Security, and Public Affairs, 2016, 18(1): 5-19. 2 MarrinS. Improving intelligence studies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J]. Intellige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 2016, 31(2): 266-279. 3 苏新宁.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回归[J]. 情报学报, 2017, 36(4): 331-337. 4 曾建勋, 魏来. 大数据时代的情报学变革[J]. 情报学报, 2015, 34(1): 37-44. 5 彭知辉. 论公安情报学的学科属性及大数据环境下的变化[J]. 情报资料工作, 2017(5): 42-48. 6 韩毅, 李红. 大数据语境下情报学的坚守与拓展[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5): 47-52, 81. 7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 盛杨燕, 周涛, 译.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8 李广建, 化柏林. 大数据分析与情报分析关系辨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 40(5): 14-22. 9 彭知辉. 论公安情报分析与大数据分析的融合[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 40(10): 36-40, 73. 10 叶鹰, 武夷山. 情报学基础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17-27. 11 马费成. 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构建[J]. 情报学报, 2007, 26(1): 3-13. 12 化柏林, 李广建. 面向情报流程的情报方法体系构建[J]. 情报学报, 2016, 35(2): 177-188. 13 ManyikaJ, ChuiM, BrownB, et al. 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R/OL]. [2018-04-07]. http://www. mckinsey. com/insights/business_technology/bid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14 彭知辉. 情报流程研究: 述评与反思[J]. 情报学报, 2016, 35(10): 1110-1120. 15 LimK. Big data and strategic intelligence[J]. Intellige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 2016, 31(4): 619-635. 16 ChenH C, ChiangR H L, StoreyV C.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analytics: From big data to big impact[J]. MIS Quarterly, 2012, 36(4): 1165-1188. 17 贺德方. 工程化思维下的科技情报研究范式——情报工程学探析[J]. 情报学报, 2014, 33(12): 1236-1241. 18 彭知辉. 数据: 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学的研究对象[J]. 情报学报, 2017, 36(2): 123-131. 19 周晓英. 情报学的形成和定位[J]. 情报资料工作, 2006(2): 5-10. 20 梁战平. 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历史性贡献[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4(4): 341-342, 399. 21 马费成. 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J]. 情报学报, 1996, 15(5): 22-28. 22 严怡民. 情报科学理论体系初探[J]. 情报科学, 1982, 3(3): 1-5. 23 卢太宏. 情报科学的三个研究规范[J]. 情报学报, 1987, 6(1): 20-22. 24 刘植惠. 评“大情报观”[J]. 情报理论与实践, 1999(2): 69-71. 25 王芳. 情报学的范式变迁及元理论研究[J]. 情报学报, 2007, 26(5): 764-733. 26 王延飞, 赵柯然, 何芳. 重视智能技术, 凝练情报智慧——情报、智能、智慧关系辨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6, 39(2): 1-4. 27 马费成. 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构建[J]. 情报学报, 2007, 26(1): 3-13. 28 叶鹰, 马费成. 数据科学兴起及其与信息科学的关联[J]. 情报学报, 2015, 34(6): 575-580. 29 朝乐门. 数据连续性: 未来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J]. 情报学报, 2016, 35(3): 227-236. 30 包昌火, 李艳. 情报缺失的中国情报学[J]. 情报学报, 2007, 26(1): 29-34. 31 杨雅芬. 电子政务知识体系框架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5, 41(2): 29-40. 32 邓三鸿, 金莹, 杨建林. 学科知识地图的构建——以图书、情报学为例[J]. 情报学报, 2006, 25(1): 3-8. 33 王昊, 邓三鸿, 苏新宁. 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知识结构的建立及其演化分析[J]. 情报学报, 2015, 34(2): 115-128. 34 DelenD, H. DataDemirkan, information and analytics as services[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3, 55(1): 359-363. 35 杨国立, 周鑫. “数据即服务”背景下图书情报机构科学数据服务的发展机遇[J]. 情报学报, 2017, 36(8): 772-780. 36 Landon-MurrayM. Big data and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J]. Journal of Strategic Security, 2016, 9(2): 94-123. 37 DavenportT H, PatilD J. Data scientist: the sexiest job of the 21st centur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2, 90(10): 70. 38 李辉, 张惠娜, 侯元元, 等. 情报3.0时代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研究——基于工程技术视角的服务能力四层结构模型(RIAC)[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 40(3): 1-6.
[1]
李树青, 冯昊, 丁晓蔚, 胡桓, 张玉, 梅子石. 学科发展相关性视角下我国情报学发展特点与定位 [J]. 情报学报, 2021, 40(9): 1004-1014.
[2]
李博闻, 章成志. 大情报观重述:方法演进视角下的成因探析 [J]. 情报学报, 2021, 40(8): 791-805.
[3]
王延飞, 陈美华, 赵柯然. 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路径探索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1, 40(7): 679-686.
[4]
马费成, 李志元. 中国当代情报学的起源及发展 [J]. 情报学报, 2021, 40(5): 547-554.
[5]
池毛毛, 杜运周, 王伟军. 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图书情报学实证研究的新道路 [J]. 情报学报, 2021, 40(4): 424-434.
[6]
丁波涛. 人工智能时代的情报学发展与创新——基于情报交流理论的视角 [J]. 情报学报, 2021, 40(3): 321-332.
[7]
丁晓蔚. 数字金融时代的金融情报学:学科状况、学科内涵和研究方向 [J]. 情报学报, 2021, 40(11): 1176-1194.
[8]
杨国立.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J]. 情报学报, 2021, 40(1): 30-42.
[9]
王昊, 邓三鸿, 苏新宁, 官琴. 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报学理论及方法术语识别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0, 39(8): 817-828.
[10]
曹文振, 赖纪瑶, 王延飞. 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发展走向之辨——对本体论、感知论、方法论、服务论的再思考 [J]. 情报学报, 2020, 39(5): 557-564.
[11]
周文博. 活动理论及其在图书馆情报学领域的应用 [J]. 情报学报, 2020, 39(3): 274-283.
[12]
杨建林. 情报学哲学基础的再认识 [J]. 情报学报, 2020, 39(3): 317-329.
[13]
杨建林. 关于重构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思考 [J]. 情报学报, 2020, 39(2): 125-134.
[14]
丁晓蔚, 苏新宁. 金融情报学:情报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J]. 情报学报, 2020, 39(2): 158-170.
[15]
刘浏, 王东波, 沈思, 谢靖, 陈昱成.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J]. 情报学报, 2020, 39(12): 1264-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