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主体类型对中国专利奖获奖专利运用能力影响研究——以不同地区为视角
乔永忠, 邓思铭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1120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Subject Types on the Award-Winning Patent Utilization Ability in China
Qiao Yongzhong, Deng Sim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1120
摘要 以“中国专利奖”获奖专利为样本,以地区和创新主体类型为分类变量,在证实两变量间确实存在依赖性且创新主体类型与获奖专利运用实施情况显著相关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各地区获奖专利整体运用水平趋同,地区中获奖数量的多少并非影响专利运用实施的关键;东部地区高校获奖专利运用率最高;中部地区合作主体获奖专利运用率最高;西部地区企业和机关团体获奖专利运用率最高;东北地区个人和科研院所运用率最高。
关键词 :
创新主体 ,
中国专利奖 ,
专利运用能力 ,
不同地区 ,
影响
收稿日期: 2018-11-26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主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专利收益影响机制实证研究”(71874148);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背景下地区高价值专利实证研究——以我国专利金奖获奖专利为视角”(2018XZXS-031)。
作者简介 : 乔永忠,男,1968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管理
1 张文德. 知识产权运用[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 1-2. 2 吴汉东. 专利技术转化与无形资产运营[J]. 专利代理, 2016(2): 13-16. 3 毛昊. 我国专利实施和产业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 27(4): 100-109. 4 RobertsS A. An analysis of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regarding the closure of the Highland Valley Copper mine[D]. Canad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05. 5 SvenssonR. Commercialization of patents and external finan- cing during the R&D phase[J]. Research Policy, 2007, 36(7): 1052-1069. 6 WeckowskaD M, Molas-GallartJ, TangP, et al. University patenting and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legal frameworks and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practice[J]. R&D Management, 2018, 48(1): 88-108. 7 CooperR G, Lybrand Consulting Group. Business planning in the eighties: The new marketing shape of north american corporations[M]. New York: Corgers & Lybrand/Yankelovich, Skelly & White, 1985. 8 GlickJ L. Biotechnology business models work: Evidence from the pharmaceutical marketplace[J]. Journal of Commercial Biotechnology, 2008, 14(2): 106-117 9 王淑君. 专利商业化激励机制研究[J]. 知识产权, 2016(9): 21-27. 10 李良成, 魏双双. 基于专利商业化困境的政策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19): 165-172. 11 李立光, 郭艺. 高校专利成果组合转化模式与机制[J]. 中国高校科技, 2017(12): 31-32. 12 李盛竹. 我国高校专利产出规模、质量与转化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研究——基于2007~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软科学, 2018, 32(8): 43-48. 13 韩寅. 创新生态视角下技术资本化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2): 23-27. 14 永胜. 论企业创新技术的资本化[J]. 科学管理研究, 2013, 31(3): 101-104. 15 蒋其发. 专利资本化的法律规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13): 30-33. 16 国家知识产权局[EB/OL]. (2018/1/18) [2018/10/15]. http://www.cnipa.gov.cn/twzb/gjzscqj2017nzygztjsjjygqkxwfbk/index.htm. 17 朱雪忠, 乔永忠, 詹映. 知识产权管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100. 18 乔永忠. 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发明专利维持信息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1, 29(3): 442-447, 365. 19 姚清晨. 不同类型创新主体拥有的不同性质发明专利维持过程实证研究[J]. 情报杂志, 2016, 35(3): 73-79. 20 田家林, 顾晓燕. 基于创新主体视角的区域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提升对策[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12): 62-70. 21 钟敏, 贺林. 我国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 2008(3): 1-3, 7. 22 朱深, 曲绍卫. 我国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行为差异研究——基于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产出关系[J]. 新疆财经, 2012(3): 38-43. 23 孙静, 陈宝峰. 科研成果视角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功能的差异化研究[J]. 科技与经济, 2015, 28(3): 40-44.
[1]
陈斯斯, 刘春丽. 论文临床影响力评价及预测指标的实证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2, 41(2): 142-154.
[2]
查先进, 张坤, 严亚兰. 数字图书馆智能信息推荐服务满意度影响机理的扎根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2, 41(1): 83-95.
[3]
张潇月, 宋秀芳, 顾立平, 刘金亚, 陈新兰. 我国科研人员科研数据重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生物学领域为例 [J]. 情报学报, 2021, 40(8): 887-902.
[4]
霍朝光, 董克, 魏瑞斌. 学术影响力预测研究进展述评 [J]. 情报学报, 2021, 40(7): 768-779.
[5]
康旭东, 邓乐乐, 王宇开, 杨中楷. 基于全代引证的专利累积影响力评价 ——一个诺奖得主专利的案例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1, 40(3): 267-277.
[6]
刘雪立, 郭佳, 申蓝, 王燕, 盛丽娜, 方红玲, 李建华, 丁君. 基于被引频次对数矫正的影响因子及其学科标准化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1, 40(2): 125-134.
[7]
毕达天, 曹冉. 科研人员数据素养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EM 及fsQCA 方法 [J]. 情报学报, 2021, 40(1): 11-20.
[8]
翟姗姗, 叶丁菱, 胡畔, 许鑫. 融合Altmetrics 与引文分析的数据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 [J]. 情报学报, 2020, 39(7): 710-718.
[9]
张琳, 孙蓓蓓, 王贤文, 黄颖. 交叉科学成果影响力研究:使用数据与引用数据视角 [J]. 情报学报, 2020, 39(5): 469-477.
[10]
查先进, 黄程松, 严亚兰, 郭佳. 国外认知负荷理论应用研究进展 [J]. 情报学报, 2020, 39(5): 547-556.
[11]
郭凤娇, 赵蓉英, 孙劭敏. 基于科学交流过程的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0, 39(4): 357-366.
[12]
欧桂燕, 马廷灿, 李瑞婻, 禾雪瑶, 岳名亮. 2013 —2018 年高Altmetrics 指标论文的特征演变分析 [J]. 情报学报, 2020, 39(3): 243-252.
[13]
胡泽文, 崔静静, 曹玲. 国内外科技文献低被引研究进展述评 [J]. 情报学报, 2020, 39(12): 1354-1362.
[14]
苏娜. 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力评价:研究与实践进展 [J]. 情报学报, 2020, 39(10): 1114-1119.
[15]
董坤, 许海云, 崔斌. 知识流动研究述评 [J]. 情报学报, 2020, 39(10): 11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