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本土演进:理论命题与话语建构
李阳, 孙建军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 210023
The Local Evolution of Chinese Intelligence Studies and Intelligence Work: Theoretical Proposition and Discourse Construction
Li Yang, Sun Jianj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摘要 进入新时代,中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亟需新的定位、新的认识、新的担当。针对当前情报学界的阵地论争与“情报”内涵式的共同契约,本文归纳了中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的本土化范式演进逻辑,从情报专有,到情报缺失,再到情报“体能”,中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正在迈入新常态。在理论命题上,本文提出了当前中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正处于情报体系整体协调与情报能力综合提升的双重转型阶段的重要论断;认为“数据+情境”双驱动的情报体系活化(借鉴交融)与情报能力实化(协同培育)将成为未来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对这一“体能”同构时代命题的本土意蕴进行了深度阐释。在话语建构上,本文以新时代“三步走”战略为线索,以“体能”同构逻辑为内容核心,讨论了“体能”同构命题中的中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为打造新时代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情报学学科建设与情报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 :
情报体系 ,
情报能力 ,
大数据 ,
情报学 ,
情报工作 ,
新时代
收稿日期: 2018-01-16
基金资助: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高反恐怖主义情报信息工作能力对策研究”(17JZD0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国家安全大数据综合信息集成与分析方法”(71790612)
作者简介 : 李阳,男,1989年生,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竞争情报与信息资源管理,E-mail: 731742792@qq.com;孙建军,男,1962年生,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大数据分析。
[1] 曾建勋, 魏来. 大数据时代的情报学变革[J]. 情报学报, 2015, 34(1): 37-44. [2] 董克, 邱均平.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J]. 情报学报, 2017, 36(9): 886-893. [3] 韩毅, 李健, 张克菊. 我国情报学共同体的历史源流[J]. 图书情报工作, 2009, 53(20): 35-38. [4] 任全娥, 黄丽婷. 我国“情报学”术语研究文献综述[J]. 中国科技术语, 2011, 13(5): 10-17. [5] 包昌火. 让中国情报学回归本来面目[J]. 情报杂志, 2011, 30(7): 1. [6] 李纲, 李阳. 情报视角下的智库建设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11): 36-41. [7] 高金虎. 从“国家情报法”谈中国情报学的重构[J]. 情报杂志, 2017, 36(6): 1-7. [8] 袁勤俭. 关于设立情报学一级学科之我见[J]. 情报杂志, 2017, 36(6): 8-9. [9] 陈峰. 中国情报学的宣传推介策略[J]. 情报杂志, 2016, 35(3): 1-6. [10] 谢晓专. 关于设立“情报学一级学科”之浅见[J]. 情报杂志, 2017, 36(7): 1-2, 15. [11] 黄长著. 关于建立情报学一级学科的考虑[J]. 情报杂志, 2017, 36(5): 6-8. [12] 夏立新, 陈燕方. 大数据时代情报危机的发展演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 情报学报, 2016, 35(1): 12-20. [13] 李健, 李洋. 我国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发展的同归与分野[J]. 情报杂志, 2017, 36(5): 9-13. [14] 李阳, 李纲. 我国情报学变革与发展: “侵略”思索、范式演进与体系建设[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 60(22): 5-11. [15] 马费成, 宋恩梅, 张勤. IRM-KM范式与情报学发展研究[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16] 李广建, 化柏林. 大数据分析与情报分析关系辨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 40(5): 14-22. [17] 吴晨生, 李辉, 付宏, 等. 情报服务迈向3.0时代[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38(9): 1-7. [18] 邓三鸿, 郭骅. 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2017)隆重召开并凝聚形成《南京共识》[J]. 图书情报知识, 2017(6): 125-127. [19] 张钹. 进行人机交互合作让工作生活更美好[EB/OL]. [2017-12- 05]. http://www.bjnews.com.cn/feature/2017/12/05/467161.html. [20] 王延飞, 赵柯然, 何芳. 重视智能技术凝练情报智慧——情报、智能、智慧关系辨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6, 39(2): 1-4.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EB/OL]. [2017-12-25]. http:// news.mod.gov.cn/headlines/2015-07/01/content_4592594.htm.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EB/OL]. [2017-12-25]. http:// news.mod.gov.cn/headlines/2015-12/28/content_4634330.htm.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EB/OL]. [2017-12-25]. http:// www.mod.gov.cn/regulatory/2017-06/28/content_4783851.htm. [24] 赵冰峰. 论国家情报[J]. 情报杂志, 2013, 32(7): 1-7. [25] 苏新宁.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回归[J]. 情报学报, 2017, 36(4): 331-337. [26] 沈固朝. 两种情报观: Information还是Intelligence?——在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中引入Intelligence的思考[J]. 情报学报, 2005, 24(3): 259-267. [27] Batty D.Intelligence work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two men in a boat[M]// Williams R V, Lipetz B A. Covert and overt: recollecting and connecting intelligence servi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Medford: Information Today, 2005: 25-32. [28] 黄长著. 用发展的视角观察发展中的图书馆学情报学[J]. 情报资料工作, 2010, 31(1): 5-10. [29] 肖勇. 论基于“三大研究范式”之上的当代中国情报学学科体系与学科群体系构建[J]. 情报学报, 2017, 36(9): 895-907. [30] 初景利. 新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新定位与新认识——“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2017)”侧记与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 2018, 62(1): 140-142. [31] 贺德方. 工程化思维下的科技情报研究范式——情报工程学探析[J]. 情报学报, 2014, 33(12): 1236-1241. [32] Landon-Murray M.Big data and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J]. Journal of Strategic Security, 2016, 9(2): 94-123. [33] 张家年, 马费成. 立足情报服务借力工程思维: 大数据时代情报工程学的理论构建[J]. 情报学报, 2016, 35(1): 4-11. [34] 陈峰. 让历史回答对中国情报学的终极追问——评高金虎的《中西情报史》[J]. 情报杂志, 2017, 36(12): 1-4. [35] 李纲, 李阳. 智慧城市应急决策情报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6, 42(3): 39-54. [36] 李阳.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研究[D]. 武汉: 武汉大学, 2017.
[1]
李树青, 冯昊, 丁晓蔚, 胡桓, 张玉, 梅子石. 学科发展相关性视角下我国情报学发展特点与定位 [J]. 情报学报, 2021, 40(9): 1004-1014.
[2]
刘晓晨, 王卓昊. 基于大数据环境的科技管理数据集成平台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1, 40(9): 953-961.
[3]
李博闻, 章成志. 大情报观重述:方法演进视角下的成因探析 [J]. 情报学报, 2021, 40(8): 791-805.
[4]
王延飞, 陈美华, 赵柯然. 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路径探索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1, 40(7): 679-686.
[5]
马费成, 李志元. 中国当代情报学的起源及发展 [J]. 情报学报, 2021, 40(5): 547-554.
[6]
王芳, 徐路路. 基于智能化公文主题分析的我国政策层级扩散倾向性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1, 40(4): 387-401.
[7]
池毛毛, 杜运周, 王伟军. 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图书情报学实证研究的新道路 [J]. 情报学报, 2021, 40(4): 424-434.
[8]
丁波涛. 人工智能时代的情报学发展与创新——基于情报交流理论的视角 [J]. 情报学报, 2021, 40(3): 321-332.
[9]
巴志超, 刘学太, 马亚雪, 李纲. 国家安全大数据综合信息集成的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 [J]. 情报学报, 2021, 40(11): 1139-1149.
[10]
丁晓蔚. 数字金融时代的金融情报学:学科状况、学科内涵和研究方向 [J]. 情报学报, 2021, 40(11): 1176-1194.
[11]
杨国立.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J]. 情报学报, 2021, 40(1): 30-42.
[12]
王昊, 邓三鸿, 苏新宁, 官琴. 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报学理论及方法术语识别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0, 39(8): 817-828.
[13]
曹文振, 赖纪瑶, 王延飞. 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发展走向之辨——对本体论、感知论、方法论、服务论的再思考 [J]. 情报学报, 2020, 39(5): 557-564.
[14]
周文博. 活动理论及其在图书馆情报学领域的应用 [J]. 情报学报, 2020, 39(3): 274-283.
[15]
杨建林. 情报学哲学基础的再认识 [J]. 情报学报, 2020, 39(3): 31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