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search Paradigm of Chinese Information Scienc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
Li Pin, Yang Guoli |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
|
|
Abstract Analyzing the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Chinese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from the paradigm perspective is helpful to grasp the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a whole. Using the methods of bibliometrics and content analysis, supplemented by classified comparison and abstract extraction, this study considered the theoretical documents published in China from 1980 to 2022 as its research object, analyzed academic tradition, theoretical pursuit, and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and then looked towards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China’s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has formed academic traditions, such as enhancing discipline awareness, adhering to problem orientation, opening discipline scenes, revising technological traditions, and strive for diversity of methods, which constitute the metaphysical thoughts, viewpoints, and methodologies of the Chinese paradigm.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 are as follows: establishing a unique position, rooted in social reality, promoting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nd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ization theory, which constitute the theoretical part of the Chinese paradigm. In summary,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 has realized the focus transformation and parallel development around the “system-user-integration 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utilization, the paradigm of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 - information movement - epistemological - hermeneutic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ce integration paradigm,” but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paradigms is the current main featur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 The Chinese paradigm of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in the future will certainly strengthe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two paradigms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ce and coordinate the three scenarios of “supporting development,” “ensuring security,” and “maintaining competition.”
|
Received: 15 August 2022
|
|
|
|
1 马费成, 李志元. 中国当代情报学的起源及发展[J]. 情报学报, 2021, 40(5): 547-554. 2 王琳, 赖茂生. 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回顾与展望: 基于情报学理论的视角[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 47(4): 28-47. 3 谢晓专, 周晓英. 国家安全情报理论的本土探索(1999—2019): 功能范式主导的情报学[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 47(3): 67-83. 4 安璐, 陈苗苗, 沈燕, 等. 中国特色情报学的基本范畴与核心命题[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 47(6): 18-35. 5 苏新宁. 中国特色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论纲[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 47(4): 16-27. 6 包昌火, 刘彦君, 张婧, 等. 中国情报学论纲[J]. 情报杂志, 2018, 37(1): 1-8. 7 沈固朝. 为情报学研究注入Intelligence的理论与实践[J]. 图书情报工作, 2005, 49(9): 8. 8 王琳. 情报学研究范式与主流理论的演化历程(1987—2017)[J]. 情报学报, 2018, 37(9): 956-970. 9 刘细文. 情报学范式变革与数据驱动型情报工作发展趋势[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1): 4-11. 10 汪信砚.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J]. 中国社会科学, 2008(2): 4-15, 204. 11 杨建林. 情报学哲学基础的再认识[J]. 情报学报, 2020, 39(3): 317-329. 12 周晓英, 陈燕方. 中国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冲突与思考[J]. 公安学研究, 2019, 2(2): 27-44, 123. 13 Brookes B C. New paradigm for information science[J]. Information Scientist, 1976, 10(3): 103-111. 14 王崇德. 评布鲁克斯的《情报学的基础》[J]. 情报科学, 1985, 3(4): 1-9. 15 赖茂生. 新环境、新范式、新方法、新能力——新时代情报学发展的思考[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 40(12): 1-5. 16 汪冰, 岳剑波. 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M]// 情报学进展(第3卷).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9: 1-30. 17 王知津, 樊振佳, 张宁. 我国情报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7): 22-27, 14. 18 杨沛霆, 王松益, 赵宗仁. 我国情报学研究的进展[J]. 情报学报, 1986, 5(Z1): 273-283. 19 尚智丛, 谈冉.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学术传统及其培植路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8(5): 128-133. 20 杨国立. 因时而变 因势而新——评《新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论丛》[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21): 6-10. 21 杨沛霆, 卢太宏. 近几年来我国情报科学研究的进展[J]. 情报学报, 1984, 3(2): 97-110. 22 刘植惠. 关于情报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 情报学报, 1987, 6(1): 13-18. 23 王知津, 谢丽娜, 韩正彪. 当代情报学理论思潮: 后结构主义[J]. 图书与情报, 2011(6): 10-16. 24 王知津, 韩正彪, 周鹏. 当代情报学理论思潮: 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J]. 情报科学, 2011, 29(12): 1761-1766, 1772. 25 王知津, 周鹏, 韩正彪. 当代情报学理论思潮: 实用主义[J]. 情报科学, 2011, 29(8): 1121-1127, 1166. 26 王知津, 王璇, 韩正彪. 当代情报学理论思潮: 现象学[J]. 情报资料工作, 2011(4): 19-23. 27 王知津, 王璇, 韩正彪. 当代情报学理论思潮: 信息哲学[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35(4): 1-6. 28 王知津, 王璇, 韩正彪. 当代情报学理论研究中的社会认识论思潮(二)[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12): 13-18, 44. 29 王知津, 韩正彪, 周鹏. 当代情报学理论思潮: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J]. 情报科学, 2013, 31(1): 3-8, 20. 30 王飞跃. 情报5.0: 平行时代的平行情报体系[J]. 情报学报, 2015, 34(6): 563-574. 31 张薇. 推动中国情报学学科建设创新发展 培养新形势下的情报人才[J]. 情报杂志, 2017, 36(2): 287. 32 杨国立.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南京: 南京大学, 2019. 33 黄长著. 关于建立情报学一级学科的考虑[J]. 情报杂志, 2017, 36(5): 6-8. 34 严怡民, 文岳雄, 刘天文. 关于情报学若干基本问题的重新认识[J]. 情报学刊, 1989(4): 2-6. 35 卢太宏, 杨联纲. 变革中的情报工作新观念与新方式[J]. 科技情报工作, 1987(3): 15-17. 36 刘植惠. 知识经济中知识的界定和分类及其对情报科学的影响[J]. 情报学报, 2000(2): 104-109. 37 岳剑波. 情报学的学科地位问题[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0, 23(1): 5-7, 38. 38 赖茂生. 情报学的发展观[J]. 图书情报知识, 2000(4): 2-4, 9. 39 马费成. 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J]. 情报学报, 1996, 15(5): 337-343. 40 严怡民. 情报学概论[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3. 41 包昌火, 谢新洲. 关于我国情报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写于《信息分析丛书》前言[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6, 29(5): 513-515. 42 董克, 邱均平.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J]. 情报学报, 2017, 36(9): 886-893. 43 李纲. 情报学学科发展与展望[J]. 图书情报工作, 1997, 41(2): 5-6. 44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秘书处. 信息资源配置与竞争情报|访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委员李纲教授[EB/OL]. (2022-06-30) [2022-07-02]. http://www.cies.org.cn/nd.jsp?id=644#_np=2_655. 45 苏新宁, 杨国立. 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研究进展[M]// 情报学进展: 2018—2019年度评论(第十三卷).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20: 1-38. 46 林守一. 论科技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J]. 情报学报, 1982, 1(1): 98-100. 47 包昌火, 刘诗章. 我国情报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 情报学报, 1996(5): 344-349. 48 吕斌, 李国秋. 组织情报学[M]. 上海: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 16. 49 秦季章. 论情报科学的技术传统[J]. 情报学报, 1992, 11(4): 253-260. 50 卢泰宏. 情报科学的人文性质——关于情报科学学科性质的反思[J]. 图书情报工作, 1989, 33(6): 1-7. 51 张保明. 数学在情报检索理论中的作用[J]. 情报科学, 1981, 2(3): 11-16. 52 王崇德. 图书情报学方法论[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8: 1-2. 53 秦季章, 许晶华. 关于情报学方法论若干问题的探讨[J]. 情报业务研究, 1994(1): 1-4. 54 严怡民. 情报学理论研究[J]. 情报学进展, 1996, 1: 1-17. 55 王崇德. 情报学研究方法概论[J]. 情报科学, 1985, 6(6): 1-7. 56 乔好勤. 试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 图书馆学通讯, 1983, 9(1): 54-62, 94. 57 邹志仁. 论情报研究方法体系[J]. 江苏图书馆学报, 1990(2): 18-23. 58 马费成, 宋恩梅. 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历史回顾(Ⅱ)[J]. 情报学报, 2005, 24(5): 515-523. 59 包昌火. 情报研究方法论[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0: 24-25. 60 靳娟娟. 情报学方法论研究[J]. 情报杂志, 1995, 14(3): 27-30. 61 钱学森, 于景元, 戴汝为. 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 自然杂志, 1990, 12(1): 3-10, 64. 62 汪冰. 情报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断想[J]. 图书与情报, 1992(2): 9-13. 63 朱庆华, 赵宇翔. 情报学中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应用[J]. 情报学报, 2013, 32(12): 1236-1247. 64 王芳, 祝娜, 翟羽佳. 我国情报学研究中混合方法的应用及其领域分布分析[J]. 情报学报, 2017, 36(11): 1119-1129. 65 苏新宁. 提升图书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思考——基于CSSCI的实证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 36(4): 47-53. 66 严怡民. 情报学概论(修订版)[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42-44. 67 孟广均, 徐引篪. 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M].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68 陈峰. “情报”与“信息”关系辨析——基于国外机构做空中国海外上市公司案例[J]. 情报杂志, 2015, 34(11): 1-6. 69 严怡民. 走向21世纪的情报学研究[J]. 图书与情报, 1999(1): 2-8. 70 苏新宁.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回归[J]. 情报学报, 2017, 36(4): 331-337. 71 梁战平, 梁建. 新世纪情报学学科发展趋势探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5, 28(3): 225-229. 72 沈固朝. 两种情报观: Information还是Intelligence? ——在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中引入“Intelligence”的思考[J].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9(1): 22-30. 73 周晓英. 数字时代情报学学科发展动向[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06(10): 32-37, 71. 74 杨国立, 苏新宁. 迈向Intelligence导向的现代情报学[J]. 情报学报, 2018, 37(5): 460-466. 75 苏新宁.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学科崛起之思考[J]. 情报学报, 2018, 37(5): 451-459. 76 杨建林, 苗蕾. 情报学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方向[J]. 科技情报研究, 2019, 1(1): 29-50. 77 张云, 杨建林. 从学科交叉视角看国内情报学的学科地位与发展思考[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 42(4): 18-23. 78 贺德方. 数字时代情报学理论与实践: 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 65-66. 79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ociety. IEEE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informatics (ISI)[EB/OL]. [2022-06-10]. https://www.ieee-itss.org/isi. 80 马费成, 宋恩梅. 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历史回顾(Ⅰ)[J]. 情报学报, 2005, 24(4): 387-397. 81 杨建林. 关于重构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思考[J]. 情报学报, 2020, 39(2): 125-134. 82 梁战平. 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3, 26(3): 193-198. 83 化柏林. 情报学三动论探析: 序化论、转化论与融合论[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32(11): 21-24, 41. 84 卢太宏. 情报科学的三个研究规范[J]. 情报学报, 1987, 6(1): 19-22. 85 马费成. 导言: 情报学中的序[J]. 图书情报知识, 2008(3): 5-7. 86 Vickery B C, Vickery A.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M]. Ramsgate: Butterworths, 1987. 87 马费成. IRM-KM范式与情报学发展研究[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326-332. 88 叶鹰. 情报学基础教程[M]. 3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34-35. 89 刘植惠. 情报学发展目标及其实现策略[J]. 情报科学, 2006, 24(6): 801-805. 90 赵志耘, 曾文. 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理论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 情报学报, 2022, 41(6): 549-557. 91 马海群, 张斌.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特色情报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2(10): 49-55. 92 马费成, 张帅. 中国当代情报学的发展路径与本土特色[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7): 15-21. 93 梁战平. 开创情报学的未来——争论的焦点问题研究[J]. 情报学报, 2007, 26(1): 14-19. 94 沈固朝. 情报学的两个IS——在Information Science中引入Intelligence Studies的再思考[M]// 情报学进展: 2008—2009年度评论(第八卷).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 73-110. 95 包昌火. Intelligence和我国的情报学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1996, 19(6): 6. 96 包昌火, 金学慧, 张婧, 等. 论中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的构建[J]. 情报杂志, 2018, 37(10): 1-11, 41. 97 沈固朝. 情报与信息: 一船两夫——读《隐秘与公开: 情报服务与信息科学的追忆与联系》[J]. 情报探索, 2010(2): 3-5. 98 卢绍君. 论情报学表层结构[J]. 情报理论与实践, 1988, 11(4): 8-13. 99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本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100 贺德方. 工程化思维下的科技情报研究范式——情报工程学探析[J]. 情报学报, 2014(12): 1236-1241. 101 马费成, 赵志耘. 情报工程学概论[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9. 102 马费成. 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构建[J]. 情报学报, 2007, 26(1): 3-13. 103 梁战平. 我国科技情报研究的探索与发展[J]. 情报探索, 2007(7): 3-7. 104 李阳, 李纲. 我国情报学变革与发展: “侵略”思索、范式演进与体系建设[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 60(22): 5-11. 105 谢晓专.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我国情报学发展的困境与转向[J]. 公安学研究, 2019, 2(4): 20-45, 123. 106 王芳. 情报学的范式变迁及元理论研究[J]. 情报学报, 2007, 26(5): 764-773. 107 吕斌, 李国秋. 整合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研究, 实现情报学的可持续发展[J]. 图书情报工作, 2006, 50(8): 82-86, 133. 108 肖勇. 论新世纪中国情报学的三大研究范式: 成因、内容与影响[J]. 情报学报, 2007, 26(5): 780-789. 109 李辉, 杨国立, 樊彦芳. 我国军民情报融合的战略意义、制约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 42(11): 1-7, 14. 110 叶继元, 成颖. 情报的概念及其与信息链、DIKW链的关系探讨[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2, 48(4): 39-51. 111 赖茂生. 情报学的坚守和发展创新[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6): 1-6, 17. 112 沈固朝. 情报概念讨论与包昌火先生[J]. 竞争情报, 2021, 17(2): 37-41. 113 包昌火.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再谈Intelligence与中国情报学[J]. 图书情报工作, 2009, 53(8): 5-6. 114 苏新宁. 大数据、新文科背景下的图书情报学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43(10): 224-228. 115 高金虎. 关于情报学学科定位和研究方向的思考[J]. 情报杂志, 2022, 41(2): 1-2. 116 陈峰, 胡颖堃.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对中国高技术问题的研究及启示[J]. 情报杂志, 2021, 40(10): 1-6, 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