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9 |
面向研究前沿预测的主题扩散演化滞后效应研究 |
|
|
刘自强, 许海云, 岳丽欣, 方曙 |
|
|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18.10.002 |
|
|
从基金到论文的主题扩散存在滞后性,探索基金、论文中研究主题的扩散演化滞后效应,对于多数据源融合的前沿主题识别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首先,基于LDA模型识别蕴含在基金项目和论文文本中的研究主题,利用相似度构建主题之间的关联;然后通过主题的新兴度、关注度指标进行研究前沿主题探测,从而识别出值得关注的研究前沿主题;再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以及主题扩散演化路径可视化方法,从外部数量特征、内部主题特征两个层面分析基金项目和学术论文主题的扩散滞后效应。以美国人工智能领域2000—2017年的基金项目和论文数据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金项目和论文主题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基金项目主题对论文主题显著影响的滞后期为2年(滞后相关系数2.027888),当滞后期超过3年其影响力逐渐减小。 |
|
|
2018 Vol. 37 (10): 979-988
[摘要]
(
257
)
HTML
(1 KB)
PDF
(1862 KB)
(
756
) |
|
|
|
|
997 |
不同特征下的学术文本结构功能自动识别研究 |
|
|
王东波, 高瑞卿, 叶文豪, 周鑫, 朱丹浩 |
|
|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18.10.004 |
|
|
随着大量科研论文全文本的出现,如何从中挖掘相应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学术文献的深度知识组织而且有益于学术文献的精准检索。而识别学术文本的结构是进行上述探究的基础,因为结构的识别有助于从更深层次或者偏重语义的角度理解学术文本,从而促进学术文本挖掘研究的发展。本文以学术文本的不同结构功能为研究对象,以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ASIST)上发表的1579篇论文为数据集,进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条件随机场三种模型上的预实验,并对比实验结果的性能,最终确定利用条件随机场模型做进一步探究。利用条件随机场模型,本文将学术文本结构功能识别问题转化为对句子单元的序列标注问题,寻找最优识别模型并探究不同特征对结构功能识别的影响,最终获得开放测试的调和平均值为92.88%的结构整体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章节标题中词汇信息和章节内容的特征词汇信息对学术文本的功能结构识别起到巨大作用,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结构的长度特征则干扰条件随机场方法的性能。在最后,本文对学术文本结构功能识别出错原因进行总结,指出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方向。 |
|
|
2018 Vol. 37 (10): 997-1008
[摘要]
(
216
)
HTML
(1 KB)
PDF
(787 KB)
(
747
) |
|
|
|
1009 |
微信群内部信息交流的网络结构、行为及其演化分析——基于会话分析视角 |
|
|
巴志超, 李纲, 毛进, 徐健 |
|
|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18.10.005 |
|
|
微信群内部存在着复杂的会话结构,涉及不同的网络群体、用户行为及交互方式,揭示和把握微信群内部信息交流的网络结构、行为特征以及演化规律对认识微信用户信息行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在网络社群理论和会话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对不同目标需求的微信群中信息交流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用户特征量分布、信息交互类型以及演化规律性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类型微信群中的消息分布具有较强聚集性,部分成员主导微信群中的信息交流,用户生成内容(UGC)存在较大不平衡,群成员参与微信群聊的积极性是影响群消息分布的决定因素;微信群中的信息交流更多是一种“有限度”和“碎片化”的会话形式,会话结构存在话题“无限漂移”和话语“无限流动”的特征;成员在群中观点的表达受群体压力、群类型以及与其他成员之间熟悉度、信任度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沉默螺旋”状态;微信群会话过程是由话题的延续、迁移、转换及回逆构成,同一话题的演化也表现出启动、保持、沉默及终结的生命周期。 |
|
|
2018 Vol. 37 (10): 1009-1021
[摘要]
(
323
)
HTML
(1 KB)
PDF
(1098 KB)
(
1257
) |
|
|
|
|
1022 |
社交网络群组用户知识共享行为动机研究:以Facebook Group和微信群为例 |
|
|
耿瑞利, 申静 |
|
|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18.10.006 |
|
|
当前社交网络群组吸引着大量高度活跃的用户,使其可以发布丰富的原创内容,进行频繁的知识交流与传播。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梳理社交网络群组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动机,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引入知识共享意愿在动机与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基于自我建构理论引入自我建构类型对行为动机的调节作用,构建了社交网络群组用户知识共享行为动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法采集微信群和Facebook Group共计467份样本数据,采用PLS-SEM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利他和社交参与是最主要的知识共享行为动机;自我效能和互惠受用户自我建构类型的调节,依存自我显著负向调节自我效能与微信群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关系,独立自我显著负向调节互惠与Facebook Group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关系。本研究从个体自我认知角度提出了动机差异的文化阐释,丰富了知识共享行为动机的理论研究,并对社交网络的知识管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
|
|
2018 Vol. 37 (10): 1022-1033
[摘要]
(
373
)
HTML
(1 KB)
PDF
(634 KB)
(
1226
) |
|
|
|
1034 |
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
|
|
张宝生, 张庆普 |
|
|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18.10.007 |
|
|
Web 2.0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社会化问答社区等多种社会网络服务,社会化问答社区是基于互联网问答服务和参与用户所形成的社会性网络服务社区,用户的知识贡献是社会化问答社区的核心价值,对问答社区的发展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对深化问答社区用户关系管理,引导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经典扎根理论方法,从访谈资料入手,根据各级编码、译码得到概念范畴及其逻辑关系,确定理论模型和内在机理。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意向受知识需求端因素(提问用户)、知识供给端因素(回答用户)、平台服务端因素(服务载体)、社区环境端因素(环境氛围)四个方面交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对四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用户知识贡献的对策建议,为社会化问答社区的设计者、运营者及参与者提供参考。 |
|
|
2018 Vol. 37 (10): 1034-1045
[摘要]
(
242
)
HTML
(1 KB)
PDF
(857 KB)
(
1530
) |
|
|
|
1046 |
移动经验取样法:促进真实情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
|
|
胡蓉, 唐振贵, 赵宇翔, 朱庆华 |
|
|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18.10.008 |
|
|
移动互联时代,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与边界获得前所未有的拓展,信息行为正经历着全新的嬗变。从方法论的角度,信息行为领域的学者亟须寻求研究范式上的突破性变革,实现自顶向下涵盖思想工具和实用工具的两层转换。本文以个人信息世界理论为基础,在明确以移动思维、日常思维、情境思维、纵向思维、个体思维五大思想工具转换基础上,尝试性引入实用工具层面上的移动经验取样法(mobile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mESM)。通过厘清该方法的源流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严密的执行框架,探测mESM的方法革新与工具现状,及其在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中的适用性,并进一步探讨其方法张力与工具黏性,以及mESM在用户行为计算方面的多源数据获取支撑能力,析出mESM的应用领域、方法价值和应用挑战问题。鉴于当前国内mESM工具较为稀缺,倡导国内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学者聚焦本土化的mESM工具开发,力求更加有效地支撑并促进移动互联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探索。 |
|
|
2018 Vol. 37 (10): 1046-1059
[摘要]
(
308
)
HTML
(1 KB)
PDF
(1186 KB)
(
76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