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情报学报
首页
在线投稿
最新录用
在线出版
过刊浏览
GO
高级检索
带摘要目录
2021年 第4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1-12-24
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
专题约稿
专题约稿
1245
颠覆性技术感知响应系统框架研究
Hot!
赵志耘, 潘云涛, 苏成, 赵筱媛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21.12.001
从颠覆性技术创新理论、识别方法、评价方法等三方面出发,系统梳理了颠覆性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面向我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管理工作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操作性,按照理论研究、资源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等全链条布局原则,设计了包括“颠覆性技术识别理论方法与专家预判系统”“地平线扫描系统”“创新主体创新感知系统”“颠覆性技术感知响应平台开发与决策支撑应用”等四大部分的颠覆性技术感知响应系统框架。该系统框架可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主体、政策等感知响应,可提供颠覆性技术监测、识别、评估、响应等服务,能有效支撑国家颠覆性技术决策,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
2021 Vol. 40 (12): 1245-1252 [
摘要
] (
378
)
HTML
(74 KB)
PDF
(1789 KB) (
443
)
1253
颠覆性技术新阐释:概念、内涵及特征
Hot!
苏成, 赵志耘, 赵筱媛, 潘云涛, 贾晓莹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21.12.002
目前,学术界对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及特征的认识仍不够明确,认知的差异较大。基于此,本研究重点着眼于对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内涵及特征进行了新的阐释。通过对已有概念、内涵和特征发展状态的解读与问题的分析,从手段、方法、结果、效果等方面重新定义了颠覆性技术概念;从技术来源、市场特性、颠覆过程、主要驱动力等方面对颠覆性技术内涵进行了新阐释,从而揭示了不同类型颠覆性技术的差异化特征、颠覆的动态演化特征等;对颠覆性技术特征进行了新的界定,提出“变革性”“突破性”“前瞻性”“替代性”与“高风险性”是其五个本质特征;并从颠覆性创新基金资助体系、优先发展领域、管理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颠覆性技术的基本概念、核心内涵与本质特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更好地开展与颠覆性技术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建立学理基础,为推动我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现实启示。
2021 Vol. 40 (12): 1253-1262 [
摘要
] (
690
)
HTML
(139 KB)
PDF
(745 KB) (
1227
)
1263
主要经济体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研究
Hot!
程如烟, 孙浩林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21.12.003
颠覆性技术因能够颠覆传统技术路线和改变游戏规则等重大作用而受到主要经济体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主要经济体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一是设立专门机构或计划,采用非常规的项目管理方式资助颠覆性技术研发;二是针对重要的颠覆性技术出台专项计划,系统推进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三是完善对颠覆性技术的治理和监管,在鼓励创新和降低风险之间达到平衡。基于国外的做法和经验,本文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2021 Vol. 40 (12): 1263-1270 [
摘要
] (
299
)
HTML
(76 KB)
PDF
(807 KB) (
171
)
1271
基于隐性知识的潜在颠覆性技术评估方法研究
Hot!
刘志辉, 张均胜, 林毅, 牛贝贝, 王莉军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21.12.004
汇聚专家和大众智慧,即隐性知识,进行潜在颠覆性技术评估是颠覆性技术预测的发展趋势。通常行业领域专家预判颠覆性技术的准确率较高,但也存在由于专家认知偏见及思维定势等原因导致颠覆性技术预判不准确或遗漏的风险。大众参与预判有助于增加技术多样性和新颖性,也有助于加强预判结果的全面性。为了汇聚专家与大众智慧预判潜在颠覆性技术,本文对预测市场用于颠覆性技术预测进行方法机制改进研究,提出了汇聚专家和大众智慧的潜在颠覆性技术评估支撑系统功能设计,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建议。
2021 Vol. 40 (12): 1271-1278 [
摘要
] (
243
)
HTML
(65 KB)
PDF
(1935 KB) (
215
)
1279
基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科研动向监测的前沿技术识别体系
Hot!
赵新月, 赵筱媛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21.12.005
前沿技术是指高技术领域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技术,对其进行及时地预判、识别有助于尽早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并做出布局。本文通过分析人与技术的关系,从“人”这一视角出发,遴选出高层次创新人才,对其科研动向进行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来识别前沿技术,以提高前沿技术识别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探索前沿技术识别领域研究的新途径。
2021 Vol. 40 (12): 1279-1287 [
摘要
] (
263
)
HTML
(77 KB)
PDF
(1693 KB) (
359
)
1288
面向颠覆性创新的技术监测分类体系研究
Hot!
崔怡雯, 赵筱媛, 苏成, 李曼迪, 赵志远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21.12.006
对颠覆性创新进行有效监测和识别已成为各国博弈的战略需求,面向颠覆性创新构建领域技术监测分类体系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科技术分类、产业分类和国家战略规划的梳理,在相关分类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从颠覆性创新特点出发,提出面向颠覆性创新的领域技术监测分类设计思路与原则,构建了多个领域分类体系,并以生物技术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颠覆性技术预警和监测工作的体系化、常态化提供支撑。
2021 Vol. 40 (12): 1288-1293 [
摘要
] (
202
)
HTML
(65 KB)
PDF
(615 KB) (
168
)
1294
面向颠覆性技术情报采集的网络信息源研究
Hot!
李曼迪, 苏成, 崔怡雯, 赵志远, 赵筱媛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21.12.007
在大数据时代,许多网络信息中蕴含着大量颠覆性技术识别所需要的高价值信息,从海量信息中及时捕捉并挖掘相关技术发展弱信号,将会对当前以专家评判、结合结构化数据与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的颠覆性技术识别形成有效补充。本文开展了面向颠覆性技术情报采集的信息源研究,从信息组织形式、创新主体参与、科技活动过程三个角度分析了网络中科技信息资源分布情况,归纳了面向颠覆性技术情报采集的网络信息源特点并勾画了信息源分布谱系,制定了适用于网络信息源的评估标准与流程,并基于重点信息源设计了一套专用的情报采集系统,以期为颠覆性技术有效识别提供重要信息来源与数据支撑。
2021 Vol. 40 (12): 1294-1300 [
摘要
] (
364
)
HTML
(67 KB)
PDF
(1065 KB) (
292
)
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
1301
届满专利的国别差异及其文献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Hot!
李睿, 张瀚东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21.12.008
届满专利是技术高度难以被超越,且市场份额难以被掠夺的高价值专利。然而,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中,来自日、美、德、法等国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届满率远远高于来自中国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本文利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届满专利的文献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国别差异分析,并在20年、10年和5年三个时间窗内,对样本领域的发明专利进行了跟踪对比。研究结果发现:①专利的届满率与“被引”无正相关关系,中国专利的整体“被引”水平偏高,但整体届满率反而偏低;②专利的届满率与“施引”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专利的功能丰富性和普适性是影响专利届满率的重要因素;④非专利文献引用数量并不能客观地反映专利的“科学关联”程度,对专利届满率不具有影响力;⑤专利家族的规模大小是影响专利能否维持到届满的重要因素。
2021 Vol. 40 (12): 1301-1311 [
摘要
] (
307
)
HTML
(111 KB)
PDF
(1846 KB) (
158
)
1312
基于地理科研主导网络的关键节点识别研究
Hot!
贺超城, 吴江, 刘福珍, 王春迎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21.12.009
科研全球化实现了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科研学术资源在全球尺度的流动与优化配置,而科研合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远距离和跨国的科研合作,极大地促进了知识和技能的创造与传播。然而,现有研究有以下两方面局限:第一,忽略了合作网络中科研主体的空间特征,而空间特征对合作效率、合作质量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第二,没有充分考虑科研合作中的主导作用,而科研主导对科研合作的发起、推进、产出等各个阶段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本文以Web of Science上2010—2018年药学领域的科研合作论文作为数据源,对科研合作中的科研主导进行了全面的空间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地理科研主导排名(GeoLeaderRank)以识别关键科研机构,用学术影响力指标(被引频次、
hg
指数等)进行对比验证。通过空间分析发现,在药学领域,全球科研主导量分布的空间聚集加剧,亚洲国家的科研主导量增长明显,远距离和跨国的科研主导格局并无明显改变。通过与传统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地理科研主导排名能更好地识别具有顶尖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机构。虽然在传统指标下,一些中国的科研机构可以比肩欧美顶尖科研机构;但是在被引频次、
hg
指数以及地理科研主导排名等指标下,中国的科研机构与欧美顶尖科研机构还存在差距。本文为全面认识科研合作中科研主导的空间特征以及解决其空间偏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021 Vol. 40 (12): 1312-1324 [
摘要
] (
216
)
HTML
(198 KB)
PDF
(4746 KB) (
126
)
1325
引书的自动识别及文献计量学分析
Hot!
黄水清, 周好, 彭秋茹, 王东波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21.12.010
古籍文本中存在大量事实上的引文条目,即引书。目前,引文分析法多基于现代文本开展研究,学术界对古籍文本中的引用现象的关注较少。本文将引文分析法应用于古籍文本,计算和分析引书的引文指标,为古籍文本的引书计量学研究建立初步框架。本文选择《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注疏》《毛诗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三部典籍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CRF(conditional random field)模型、Bi-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以及Bi-LSTM-CRF模型,从古籍文本中自动识别引书条目,并对比抽取性能,利用引文分析方法计算并分析了三部典籍中引书的各项引文计量指标,进而分析古籍文本之间的知识关联,探讨古人的引用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应用于引书条目的自动识别整体效果良好,两种深度学习模型表现更佳,CRF模型存在明显差距。在两种深度学习模型中,Bi-LSTM-CRF模型性能略好。古籍文本之间的关联强度不一,引书的规模受多方因素影响,经部文献的被引次数占比最高,经部文献中的礼制类文献尤甚。此外,古人的引用行为也受成书目的、学者知识背景、引书文献获取难易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021 Vol. 40 (12): 1325-1337 [
摘要
] (
268
)
HTML
(163 KB)
PDF
(2496 KB) (
315
)
1338
基于我国古籍引经据典现象的引文分析研究
Hot!
舒非, 丰鹂萱, 邱均平, 舒仕斌, LariviereVincent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21.12.011
关于引文本质和引用动机国际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规范主义理论(normative theory)认为引用是对前人研究的认可,而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e theory)则认为引用只是为了说服读者自己论点的权威性,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引经据典现象,试图从历史角度提供一个关于引用动机的新解释,增加科学计量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权。本研究对《古文观止》和《古文辞类纂》中近600处引文根据引用的目的和作用进行分类,分析引文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发现我国古籍中引文的普遍作用是为了说服读者自己论点的权威性,从而证实了建构主义理论对于引文作用的解释。同时,本研究发现,不同历史年代的作者引用动机以及对不同被引文献的引用原因存在差异。
2021 Vol. 40 (12): 1338-1346 [
摘要
] (
222
)
HTML
(122 KB)
PDF
(1876 KB) (
256
)
期刊介绍
期刊介绍
出版范围
编委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购刊
相关学术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情报科学
情报理论与实践
图书情报知识
情报资料工作
情报杂志
图书与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