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科技情报赋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赵志耘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
|
Empowering High-level Self-reliance and Strength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
Zhao Zhiyun |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100038 |
|
摘要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是我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的科技情报事业在诞生之初,就始终与国家的科技发展密切相关,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服务。本文结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时代背景,剖析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需求与新挑战,提出以新质生产力理论开创科技情报事业新局面的新观点和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四知合一”的效能型科技情报研究范式,指出中国科技情报机构在发挥科技情报赋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事业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举措,即加速高质量的科技情报资源体系建设,打造为科技创新服务的智能情报分析新引擎,加强科技情报体系化建设,建设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科技情报人才体系。
|
|
关键词 :
科技自立自强,
新质生产力,
科技强国,
科技情报
|
收稿日期: 2024-10-30
|
作者简介: 赵志耘,女,1966年生,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科技情报理论与方法,E-mail:zhiyunzhao@istic.ac.cn; |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 (2022-10-25) [2024-10-08].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 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EB/OL]. (2024-08-28) [2024-10-0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579832765567089&wfr=spider&for=pc. 3 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N]. 人民日报, 2024-06-26(2). 4 赵志耘. 科技情报卓智赋能论[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23. 5 凝聚创新合力 为建成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EB/OL]. (2024-06-25) [2024-10-08]. https://www.cas.cn/zt/hyzt/ysdh21st/sp/202406/t20240625_5022945.shtml. 6 赵志耘. “十四五” 科技情报创新的思考[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1, 11(6): 4-9. 7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EB/OL]. (2024-02-01) [2024-10-08].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2/content_6929446. htm. |
[1] |
唐星龙, 张昱, 曾文. 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技术基础的体系建设研究[J]. 情报学报, 2024, 43(7): 761-772. |
[2] |
苏鹏, 张泽玉, 林子婕, 吴振峰, 曾文. 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情报教育赋能研究[J]. 情报学报, 2024, 43(3): 369-376. |
[3] |
陈果, 徐赞, 洪思琪, 吴嘉桓, 肖璐. 科技领域词汇语义表示的稳定性研究:多种词嵌入模型对比[J]. 情报学报, 2024, 43(12): 1440-1452. |
[4] |
张慧玲, 许海云, 刘春江, 陈亮, 王超, 王海燕. 科技创新弱信号早期感知方法探究与前瞻[J]. 情报学报, 2024, 43(10): 1129-1141. |
[5] |
陈云伟. 关于新时代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思考[J]. 情报学报, 2024, 43(1): 95-105. |
[6] |
杨国立. 国家战略背景下情报学发展探析[J]. 情报学报, 2022, 41(7): 762-773. |
[7] |
赵志耘, 曾文. 复杂信息环境下科技情报理论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 情报学报, 2022, 41(6): 549-557. |
[8] |
赵志耘. 论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情报卓智赋能[J]. 情报学报, 2022, 41(12): 1229-1237. |
[9] |
曾文, 王卓昊, 张昱. 论复杂信息环境下的科技情报技术基础建设[J]. 情报学报, 2022, 41(12): 1238-1247. |
[10] |
赵相安, 雷帅, 汤珊红, 李晓松. 复杂信息环境下国防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研究[J]. 情报学报, 2022, 41(12): 1248-1254. |
[11] |
赵志耘, 曾文, 王忠军, 于伟. 需求导向的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方法探索与思考[J]. 情报学报, 2022, 41(1): 1-9. |
[12] |
陈果, 王盼停, 王曰芬. 文献集规模对科技领域情报分析的影响:多种任务场景下的实证分析[J]. 情报学报, 2021, 40(8): 869-878. |
[13] |
赵康. 技术尽职调查同科技情报业务的比较与融合发展[J]. 情报学报, 2020, 39(11): 1144-1153. |
[14] |
赵辉, 化柏林, 何鸿魏. 科技情报用户画像标签生成与推荐[J]. 情报学报, 2020, 39(11): 1214-1222. |
[15] |
陈果, 邵雨, 王曰芬. 科技领域情报分析中文献集构造方式比较研究:一致性与可靠性问题[J]. 情报学报, 2020, 39(10): 1034-104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