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向颠覆性技术情报采集的网络信息源研究 |
李曼迪, 苏成, 崔怡雯, 赵志远, 赵筱媛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
|
Information Web-Sources for Intelligence Studies on Disruptive Technology |
Li Mandi, Su Cheng, Cui Yiwen, Zhao Zhiyuan, Zhao Xiaoyuan |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
|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许多网络信息中蕴含着大量颠覆性技术识别所需要的高价值信息,从海量信息中及时捕捉并挖掘相关技术发展弱信号,将会对当前以专家评判、结合结构化数据与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的颠覆性技术识别形成有效补充。本文开展了面向颠覆性技术情报采集的信息源研究,从信息组织形式、创新主体参与、科技活动过程三个角度分析了网络中科技信息资源分布情况,归纳了面向颠覆性技术情报采集的网络信息源特点并勾画了信息源分布谱系,制定了适用于网络信息源的评估标准与流程,并基于重点信息源设计了一套专用的情报采集系统,以期为颠覆性技术有效识别提供重要信息来源与数据支撑。
|
|
关键词 :
信息源,
颠覆性技术,
网络情报
|
收稿日期: 2021-10-11
|
基金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颠覆性技术感知响应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2019YFA0707200);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创新研究基金面上项目“国外颠覆性技术研发项目管理机制研究”(MS2021-10)。 |
作者简介: 李曼迪,女,1994年生,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科技评价与前沿技术分析;苏成,男,1973年生,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颠覆性创新研究、科学计量学与科技评价;崔怡雯,女,1991年生,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数据挖掘、技术创新预测、科技管理;赵志远,男,1992年生,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管理与信息系统、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赵筱媛,女,1978年生,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颠覆性创新研究、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公共管理与科技政策,E-mail:zhaoxy@istic.ac.c; |
引用本文: |
李曼迪, 苏成, 崔怡雯, 赵志远, 赵筱媛. 面向颠覆性技术情报采集的网络信息源研究[J]. 情报学报, 2021, 40(12): 1294-1300.
Li Mandi, Su Cheng, Cui Yiwen, Zhao Zhiyuan, Zhao Xiaoyuan. Information Web-Sources for Intelligence Studies on Disruptive Technology. 情报学报, 2021, 40(12): 1294-1300.
|
|
|
|
链接本文: |
https://qbxb.istic.ac.cn/CN/10.3772/j.issn.1000-0135.2021.12.007 或 https://qbxb.istic.ac.cn/CN/Y2021/V40/I12/1294 |
1 党倩娜. 新兴技术弱信号研究的基本进展与问题[J]. 竞争情报, 2018, 14(4): 58-64. 2 白晨, 朱礼军, 张英杰. 地平线扫描的流程研究[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0, 52(6): 10-19. 3 陈美华, 王延飞. 科技管理决策中的地平线扫描方法应用评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 40(12): 63-68. 4 朱东华, 袁军鹏. 技术监测指标研究及其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03, 21(4): 419-422. 5 朱东华, 袁军鹏, 李石柱. 面向科研立项评估的技术监测和技术机会分析研究[J]. 科研管理, 2003, 24(2): 9-15. 6 朱东华, 袁军鹏, 雷静, 等. 论技术监测的对象[J]. 科研管理, 2006, 27(1): 23-28. 7 潘祺, 朱东华, 汪雪锋, 等. 技术监测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纳米技术监测[J]. 科学学研究, 2005, 23(1): 82-86. 8 谢菲, 朱东华, 任智军, 等. 面向国防文献情报的技术监测分析研究[J]. 情报杂志, 2006, 25(11): 48-51. 9 党倩娜. 新兴技术弱信号监测模型及其特点[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11): 158-164. 10 刘娅. 网络科技信息资源检索的重要工具和典型信息源[J]. 图书情报工作, 2005, 49(4): 131-134. 11 蒋晓娜. 技术创新中政府作用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9. 12 陈婕. 政府支持、企业R&D投入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预测, 2021, 40(2): 40-46. 13 郝海燕, 朱耀垠. 论行业协会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17(z1): 112-116, 122. 14 浦文昌. 行业协会商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国外典型案例的讨论[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7, 33(2): 24-31. 15 张守华. 基于巴斯德象限的我国科研机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20): 15-19. 16 刘安蓉, 李莉, 曹晓阳, 等. 颠覆性技术概念的战略内涵及政策启示[J]. 中国工程科学, 2018, 20(6): 7-13. 17 李荣, 李辉, 赵芳, 等. 特定领域科技前沿跟踪信息源挖掘与获取策略研究——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为例[J]. 现代情报, 2017, 37(8): 122-128. 18 石慧, 潘云涛, 苏成. 颠覆性技术及其识别预测方法研究综述[J]. 情报工程, 2019, 5(3): 33-48. 19 Zimmer J C, Henry R M, Butler B S. Determinants of the use of relational and nonrelational information sourc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7, 24(3): 297-331. 20 王芳, 张鑫, 翟羽佳. 国内外信息源选择研究述评及一个整合的理论模型[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 43(2): 96-116. 21 陆泉, 岳雪琪, 刘婷, 等. 基于多维特征的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评估研究[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1, 11(3): 121-131. |
[1] |
陈悦, 宋凯, 刘安蓉, 曹晓阳.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利数据集构建新策略[J]. 情报学报, 2021, 40(3): 286-296. |
[2] |
赵志耘, 潘云涛, 苏成, 赵筱媛. 颠覆性技术感知响应系统框架研究[J]. 情报学报, 2021, 40(12): 1245-1252. |
[3] |
苏成, 赵志耘, 赵筱媛, 潘云涛, 贾晓莹. 颠覆性技术新阐释:概念、内涵及特征[J]. 情报学报, 2021, 40(12): 1253-1262. |
[4] |
程如烟, 孙浩林. 主要经济体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研究[J]. 情报学报, 2021, 40(12): 1263-1270. |
[5] |
刘志辉, 张均胜, 林毅, 牛贝贝, 王莉军. 基于隐性知识的潜在颠覆性技术评估方法研究[J]. 情报学报, 2021, 40(12): 1271-1278. |
[6] |
宋士杰, 赵宇翔, 宋小康, 朱庆华. 信息源对数字原住民健康信息可信度判断的启发式实验研究[J]. 情报学报, 2020, 39(4): 399-408. |
[7] |
宋筱璇, 刘畅. 学习型搜索中用户信息源选择和使用策略研究[J]. 情报学报, 2019, 38(6): 655-66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