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路径探索研究
王延飞1,2 , 陈美华1 , 赵柯然1
1.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 100871 2.北京大学海洋战略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Perception Research on the Planning Path of “Information Science Exploration ”
Wang Yanfei1,2 , Chen Meihua1 , Zhao Keran1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2.Research Center for Maritime Strategy and “The Belt and Road”,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摘要 通过情报前瞻来应对现实与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国家科技情报理论与实践关注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情报任务环境和任务要求的变化分析入手推导国家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研究的目标定位并进行相应的路径探索,阐明情报科学探索应该契合国家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进程,提出保障情报科学与事业守正创新的建设发展建议,即:以体系情报能力提升为核心关切,以标准革新为动力支点,以谱系资源为发展基石,以学术重塑为自立源泉,在情报感知需求牵引和情报资源谱系建设推动作用下,构建体系能力融合、研学保障充沛、发展安全兼顾的国家科技情报事业体系。
关键词 :
情报学 ,
情报事业 ,
情报感知 ,
情报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3-15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国家战略的情报学教育与发展研究”(20&ZD332)。
作者简介 : 王延飞,男,1965年生,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情报研究,E-mail:yfwang@pku.edu.cn;陈美华,女,1989年生,博士后,主要从事情报研究;赵柯然,女,1992年生,博士后,主要从事情报研;
1 赵柯然. 温故知新——第50次情报科学读书会顺利举办[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 42(12): 179. 2 王延飞, 刘记, 赵柯然, 等. 智能信息技术发展现状、趋势与影响透视[J]. 情报学进展, 2018(1): 117-153. 3 李辉. 新时代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价值定位与发展方略[J]. 科技情报研究, 2019, 1(1): 51-63. 4 王知津.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变”与“不变”[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 42(7): 1-10. 5 陈美华, 王延飞. 情报感知的条件辨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 41(8): 5-10. 6 包昌火, 马德辉, 李艳, 等. 我国国家情报工作的挑战、机遇和应对[J]. 情报杂志, 2016, 35(10): 1-6, 17. 7 李品, 杨建林, 杨国立. 作为科技发展先行者的情报体系理论框架研究[J]. 情报学报, 2019, 38(2): 111-120. 8 苏新宁.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回归[J]. 情报学报, 2017, 36(4): 331-337. 9 刘如, 周京艳, 张惠娜. 新时代我国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3): 31-36. 10 苏新宁, 杨国立. 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研究进展[J]. 情报学进展, 2020(1): 1-38. 11 Perkins D D, Zimmerman M A. Empower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5, 23(5): 569-579. 12 赵柯然, 王延飞. 国家科技情报治理中的赋能评估研究[J]. 情报学报, 2018, 37(8): 768-773. 13 王延飞, 杜元清. 融汇情报刻画的情报感知研究路径[J]. 科技情报研究, 2020, 2(1): 1-11. 14 赵柯然, 王延飞. 科技情报机构的能力感知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 42(12): 36-42, 29. 15 张家年. 情报融合中心: 美国情报共享实践及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13): 87-95. 16 王延飞, 刘记, 陈美华, 等. 情报治理的生态观[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 41(1): 5-8. 17 吴晨生, 张惠娜, 刘如, 等. 追本溯源: 情报3.0时代对情报定义的思考[J]. 情报学报, 2017, 36(1): 1-4. 18 王延飞, 钟灿涛, 赵柯然, 等. 论情报专业特色教育[J]. 情报杂志, 2016, 35(11): 1-4, 38. 19 于伟, 赵柯然. 检视信息迷雾 探寻研究哨位——记第52次情报科学读书会[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10): 185-186.
[1]
马费成, 李志元. 中国当代情报学的起源及发展 [J]. 情报学报, 2021, 40(5): 547-554.
[2]
池毛毛, 杜运周, 王伟军. 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图书情报学实证研究的新道路 [J]. 情报学报, 2021, 40(4): 424-434.
[3]
丁波涛. 人工智能时代的情报学发展与创新——基于情报交流理论的视角 [J]. 情报学报, 2021, 40(3): 321-332.
[4]
杨国立.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J]. 情报学报, 2021, 40(1): 30-42.
[5]
王昊, 邓三鸿, 苏新宁, 官琴. 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报学理论及方法术语识别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0, 39(8): 817-828.
[6]
曹文振, 赖纪瑶, 王延飞. 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发展走向之辨——对本体论、感知论、方法论、服务论的再思考 [J]. 情报学报, 2020, 39(5): 557-564.
[7]
刘琦岩, 曾文, 车尧. 面向重点领域科技前沿识别的情报体系构建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0, 39(4): 345-356.
[8]
杨建林. 情报学哲学基础的再认识 [J]. 情报学报, 2020, 39(3): 317-329.
[9]
周文博. 活动理论及其在图书馆情报学领域的应用 [J]. 情报学报, 2020, 39(3): 274-283.
[10]
杨建林. 关于重构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思考 [J]. 情报学报, 2020, 39(2): 125-134.
[11]
李品, 许林玉, 杨建林. 面向智库服务的情报研究 [J]. 情报学报, 2020, 39(2): 135-147.
[12]
丁晓蔚, 苏新宁. 金融情报学:情报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J]. 情报学报, 2020, 39(2): 158-170.
[13]
刘浏, 王东波, 沈思, 谢靖, 陈昱成.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J]. 情报学报, 2020, 39(12): 1264-1271.
[14]
谢靖, 王东波, 刘浏, 沈思. 当前我国情报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J]. 情报学报, 2020, 39(12): 1272-1282.
[15]
苏新宁. 新时代情报学教育的使命与定位 [J]. 情报学报, 2020, 39(12): 1245-1252.